闽江学院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拥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其前身是原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和原闽江职业大学(创办于1984年)。习近平总书记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6年(1990年6月至1996年5月),形成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和“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学校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办学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以“北纬26°”为发布主题,北纬26°选取福州市地理纬度。设计作品中融合了福州市花茉莉花、三坊七巷明清古传统建筑群、福州船政文化、海洋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等元素,结合不同民俗、地域的服饰文化特点,将这些创意灵感应用于服装设计作品中,设计作品创意新颖、内容丰富,传统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民族智慧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毕业设计特色作品推荐:
王司君同学以《茉莉花开》为设计灵感,在设计作品中将可循环再生纸浆与植物纤维融入其中,以叙事形式分篇章向我们讲述环保故事,故事讲述主人游走在大肆砍伐的树桩丛中,迷失了方向,不知是梦是幻,仿佛怎么也走不出去,浓雾弥漫,天色昏暗,溪水浑浊。设计师呼吁大家应该从今天开始,从此刻开始重视环保与食品安全,还我们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闽江印象》以海上丝绸之路起锚地——福州长乐为点,在空中鸟瞰丝绸之路江河湖海,连线新农村。设计师重温丝绸之路,以乡村新农业为视角展开设计,在作品中将人文风情、妈祖信俗、海洋文化、民俗文化等逐一呈现,以点、线、面、体为轨迹贯穿海上丝绸之路新农村重镇旧貌新颜,在山海画廊的福州长乐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和谐文明,彼此共生,相辅相成。从增产转向提质,从传统农耕走向多元生态空间,带动新消费载体转变。
闽院学子获“汉帛奖”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铜奖
“汉帛奖”(Hempel Award)是中国目前最高水准的服装设计大赛,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汉帛国际集团公司共同主办,是每年3月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开幕号角,也是中外媒体、中外服装产业界、服装教育界极为关注的焦点。二十多年来,“汉帛奖”走出了数十位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吴海燕、王玉涛、马可、武学伟 、武学凯、樊其辉等。
本届大赛以“传承·匠新”为主题,旨在邀请全球的青年设计师以全新的形式将古老的非遗技艺与当代艺术相结合,赋予古老的民族文化全新的生命力。大赛设置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2名。盛倩的作品《布艺游水》灵感来源于庄子逍遥游。她的作品以大胆创新的设计从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979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作为引领海西服装的一面旗帜,近年来,该校服装学子在专业竞赛上表选突出,先后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服装设计新人奖,2017福建省民族服饰设计大赛金奖等分量重的奖项,凸显了学院“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入新的动力。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以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为主干学科,开设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3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福建省新型功能纺织纤维及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福建省服装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和“福建省服装创意设计中心”4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有“纺织服装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和“福州市纺织服装行业技术创新中心”2个市厅级研究中心。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以及科学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近五年来学生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奖、“汉帛奖”第26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铜奖、中国服装设计新人奖、全国十佳制版师等奖项137人次,其中国家级47项、省级78项。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级25项。学院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大力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形成了闽台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